六個活塞衝程運動的壓力很大,非常給他大....
所以就會看到咱們汽缸蓋上有個出口,然後接回節氣門
這就是廢氣回收,對吧?
(其實應該是說降低曲軸箱壓力)
阿因為廢氣回收---和新空氣混合吸回一起燃燒
這樣比較環保
可是一般都會看到歧管溼溼的,或是存積很多廢機油
如M10噴射就是屬於早期的廢氣回收系統
沒有活性碳罐過濾及洩壓
在之前我的引擎快開花時,在大腸的地方就積了很多油
多到用倒出來的,還一直滴滴滴....
因此有兩個判斷---
第一種是活塞環間隙過大-->磨損啦~~~~!!!
另一個就是新的活塞環--->還未完全磨合,間隙也是較大
因此汽缸內的爆炸壓力就從活塞環間隙衝出(高速拉轉時)
加上活塞往復運動的壓力(高速拉轉時)
此時區軸箱裡的壓力相當高,和待速時的負壓是相反的
這個壓力將機油的油氣透過回收管路衝往節氣門
就在油門一放一開時形成流速差,就開始存機油
所以當此時拉轉造成的區軸箱壓力回饋至節氣門
但是來不及消化(吸回燃燒)時,多餘的壓力(廢油氣)就會從節氣門側的一條小管洩往活性碳罐過濾後再排出.以降低區軸箱壓力且環保
照正常的流量(管路的截面積流量)是不會很多機油存積的,頂多濕濕的而已
M40系統就有活性碳罐,也有接一個閥(原廠狀態)
差別在於,M40在節氣門那有一條"漏氣"用的管接到活性碳罐
然後再排入大氣中(比較環保)
因此M40的吹漏系統很完整,不會損失真空
因為改車的狀況下,有的會將此系統適當的"修改"
因此造成回饋的廢油氣過多,就剛之前提到說
進氣再怎麼吸,也吸不完,形成流速差
況且壓力差會形成流速差,就會存積廢機油,甚至油氣倒灌回流
有些人是將汽缸蓋的管子直接通往大氣排出,當然節氣門及歧館的相關管路也要封住,才不會漏真空
這個目的是降低引擎阻力,並完全避免掉廢氣存積於大腸及歧管內造成日後積碳的問題
引擎機件必須是正常的情況下
所以查真空應是第一排程
然後再查PCV吹漏系統是否接錯或少接
給你參考看看囉,有誤還請多包涵的啦~~~
當然啦
爆炸別怪我....
活塞環磨損,或是磨合期,都會導致吹漏氣過大
管子不能拿掉,那根管子是讓曲軸箱呼吸的管子,拿掉了那個壓力很大的啦
活塞環有磨損,一般人很難看出來,大部分都是看活塞再上死點的間隙,而忽略活塞在下死點的間隙,恩~這個要怎麼形容,啊!想到了,上死點的缸徑是圓的,下死點的缸徑有可能磨損變成橢圓形,這個就關於到比較深奧的層面,
就不在多解釋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