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方向盤握法甚至是轉動的方法還是要依照方向盤的大小, 角度, 椅子或方向盤前後可以調整的角度, 還有使用方式來決定自己最適合的方式.

若是市售車, 通常方向盤較大, 有一定的傾斜角, 而且使用方式也不同. 在市區速度不快, 所以不管怎麼轉都是在抓地力範圍內, 而方向盤操控要求的是靈活並可以瞬間達到轉向角度. 這個時候雙手的位置可能在2點跟10點的方位比較適合, 若是仔細觀察有些方向盤 (市售/改裝), 在這兩個方位的下緣通常有配合手掌形狀的起伏, 這種設計的目的就是在這兩個方位時防止手的滑動.

而像是Autocross (繞椎賽)的教戰守則, 也是希望駕駛的手在這兩個方位以達到最靈活的操控. 因為方向盤常常轉動的幅度會超過180度, 甚至會有轉到底的情形發生. 而轉動的方式是以兩手交叉替換, 由於方向盤較大, 這種方式也比較快, 但是這種方式比較大的問題是準確度, 比較不容易做出準確的微調, 但是可以快速的做出大幅度的轉動.

但是不管是2/10點鐘還是3/9點鐘的位置, 掌心都要有稍微前推頂住方向盤的力量, 讓背部貼住椅面, 所以在操作時不會因為側向G力造成身體過度移動. 還有盡量讓手掌全貼在方向盤上, 這樣在操作上比較好掌握從方向盤回饋來的力道, 而且轉動的幅度會比較細膩.

至於推或是拉, 個人會比較偏好用外側手推為主, 內側手看情況用拉作輔助. 入彎前就預測方向盤需要打多少, 盡量避免雙手過度交叉(兩手臂觸碰), 除非是髮夾或是急彎, 不然還是讓手支撐在3/9點鐘方位. 市區還是在2/10點鐘方位為主.

的確, 每個人都有習慣的開法, 而真的沒有所謂的"最好"或"終極"的方向盤握法.

但是在看方向盤的握法的時候, 不管是用推跟拉, 其實坐姿有很大的關係.

像看很多人改賽車以後坐的位置變很低, 的確, 這樣可以有助於降低車輛重心, 但是問題在於原廠的方向盤位置就變高了, 加上有角度, 若是一般直行的時候或是不需要轉動方向盤的彎還ok, 但是若是手必須轉到12點鐘方向的時候, 整隻手可能會直接擋住視線, 而且因為角度而手臂變成直的, 這樣反而更不好施力, 而當方向盤轉這麼多的時候, 應該需要一定的力量來控制.

我自己會將坐姿調到方向盤跟下巴的高度一樣, 將左或右手放置12點鐘的時候手臂依然彎曲, 而且視線可以稍微看的到引擎蓋 (有些車或許因為設計上而不容易看到引擎蓋不在此限). 最重要的是不管轉多少, 左右手都可以輕鬆的施力, 不會被身體卡到, 也不會伸直就好了.



以上文章摘錄"汽車技術網"的文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ONPON2014 的頭像
    PONPON2014

    PONPON的部落格

    PONPON20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